分享好友 水蛭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水蛭养殖基地-安徽宿松

2014-10-15 21:2518131
蛭康生物A1
中国水蛭网广告招商
江苏水蛭养殖示范基地全国供应水蛭小苗
安徽宿松水蛭养殖是国内大型水蛭养殖基地

从当初的两个水泥实验池到至今天的280亩规模,五年多以来,傅老师每一步都走得很辛苦。可每一个问题的解决就是一次很好的提升,这让傅老师乐此不疲,累并快乐着。
安徽水蛭养殖基地
这五年,对傅老师来说,肯定是人生中最值得回味、最珍贵的五年。傅老师也很高兴能把这些年的经历和大家分享,希望给正在努力的朋友们“加油”。

1979年,傅扬兵老师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一个湖边的小村,一到春天,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会去湖边抓蚂蟥,“那时候猪肉才2元/斤,而蚂蟥就卖到9元/斤,技术好的人一晚上就可挣以当时一个工作人员一个月的工资。

如果蚂蟥能人工养殖多好啊!这就是傅老师对蚂蟥—学名水蛭的最早印象。

后来傅老师离开家乡,读了高中、大学,就渐渐地忘记了儿时的蚂蟥。直到09年,在傅老师身边发生了一件事,让傅老师知道蚂蟥金贵的真正原因。

那一年,傅老师的姨父患了重病——胰腺癌晚期,医院已经放弃了治疗,全家人都陷入了悲痛之中。姨父曾对傅老师恩重如山,曾给了傅老师儿时许多美好的回忆,傅老师还是抱着试一试的心里,执意带他去了傅老师一中医朋友那。经过七个月的治疗,癌瘤竟然消失了,傅老师问医生什么药竟如此神奇,他说其中有一味药就是水蛭,水蛭能消肿、去淤,可以用于治疗很多的慢性疑难病,只是现在太贵了,而且这一宝贵的资源正在逐渐枯竭,如果谁能人工养殖好,那将是对人类健康的一个巨大贡献。

原来如此!傅老师想起了儿时的情景,不过现在宿松当地蚂蝗的野生产量已不及原来的十分之一,傅老师萌发了人工养殖蚂蝗的念头。

2009年9月,傅老师在自己工作的学校附近建了两个水泥池,等着第二年开春试验,同时上网查阅资料,学习生物学基础知识和水产基本理论。盼着到了10年清明节后,傅老师开始了育苗的实验。这一年,傅老师出现很多的问题,比如水泥池水质如何调控、种苗投放的最佳密度、饵料的授喂量、规模养殖的可操作性等等。摸索过程中问题不少,不过傅老师还是慢慢基本上掌握了水蛭的习性,傅老师深信,水蛭养殖是高效的、可行的。因为它的饵料简单,饵料成本只占产值的十分之一。

有了第一年的经验和信心,傅老师决定加大样本量,开始了新的试验。2010年秋末,傅老师拜访了几个有一定蚂蝗养殖经验的朋友,和他们共同探讨养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不过在和朋友们探讨的过程中,几个朋友的虽然热情很高,但文化程度很低,专业养殖知识不够,傅老师本虽是科班出身,但学的数学教育专业与水产养殖也相差甚远。于是,傅老师只身去南京拜访了南京农业大学郭巧生老师。郭老师是南农博导中药材研究所所长、水蛭人工养殖课题组组长,当时,他们已经出了课题成果,但属于专利技术,如果合作需要年指导费100万,作为一个普通教师,凭傅老师个人的实力远远不够,傅老师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好,利用五年的时间掌握一套高效易推广的养殖技术。傅老师在郭老师的帮助下买了一套大学水产专业教材回来自学,郭老师答应如果傅老师遇到大的弯路时会指点傅老师,专家的肯定和支持更加坚定了傅老师从事这个项目的决心。

回来后,傅老师在知识的海洋里如痴如醉,先前的许多不解的问题都找到了答案,傅老师庆幸自己没有走错路。那阵子经常听说水泥池养殖失败、浮式网箱养殖失败的养殖户,多数是因为轻信了电视宣传的某些大师,最终落得血本无归,还没有获得实际的经验。

人人都有求富的需求,但一定要有清醒的头脑,养殖水蛭如果不经过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指导,就犹如走进了迷宫,能出来的几率很小。

2011年春,傅老师带的高三班已是最后冲刺阶段了,为了不影响教学工作,傅老师高薪请了两个工作人员配合傅老师做实验,实验地点选在学校附近一个两三千亩的水库底下,实验目的是找到效益最高的养殖模式,完善生产工艺流程。为此,傅老师设计了三种池塘,土塘围养半生态养殖,大塘网箱半生态养殖,小网箱微流水养殖。每种模式都创设了几个对照组,通过实验分析结果,傅老师得出:1、小网箱微流水可以高产,但条件苛刻。3个12平方网箱傅老师产出110斤,个体平均13.6克,死亡率30%,没微流的网箱死亡率很高,个体不大。2、土塘围网成本最低,管理方便亩产可达600斤,效益最高,但缺点是起捕很困难。3、大塘网箱亩产400至500斤每亩,起捕比土塘容易,但长势没土塘好。

全年投入经费16万元,收入只有6万余元,但傅老师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傅老师的学生也很争气,高考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全班74人只有3个没达三本线,一本42人,傅老师的课代表考了全省第十二名,是全县的理科状元。给了傅老师工作单位和学生一个圆满的交待,傅老师如释重负,虽然蚂蝗养殖亏钱了,但是傅老师从心里高兴!

2012年初,傅老师决定投入实际生产了,由于实验基地交通不便,土地不平整,傅老师另选了一块80亩的基地。根据以前的经验,结合当地的水源条件,傅老师选择了大塘网箱模式。在育苗方面,为了解决小苗饵料—小螺的问题,傅老师选育了椎实螺(常说的漂螺)和福寿螺作为补充。虽然当初开车到湖北去找漂螺、到南方去买福寿螺浪费了不少钱,但这些都为傅老师现在的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年,除了搞实验累了点,在实际生产上倒很轻松。傅老师选用的网箱是可用5年的,这块的投入在五年内就是一次性投资了,之后的两年里这个蚂蝗基地就成了傅老师主要的经济支撑。
水蛭养殖基地现场图
到了今年,傅老师在他心仪已久的地方建了一个200亩的基地,因为那是一片三千多亩的螃蟹池,池子浅、池底平,改造成水蛭养殖池很简单,成本很低,其中傅老师做了100多亩的网箱,几十亩的土塘围养。

从今年生产的情况来看,土塘围养蚂蝗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养殖模式,以前之所以不用围网是因为起捕困难。今年傅老师发明了一种很有效的药物,它由几种成本较低的植物药物组成,撒在水里,蚂蝗就爬在草叶上和网边上,两个晚上就可收获95%以上,省工又省时。相对于市场上有人用违禁药物起捕的蚂蝗,傅老师的方法环保又安全,而且大大节约了成本。傅老师非常看好这个小发明,因为这个问题的解决很可能会给水蛭养殖带来革命性的进展。不过对于蚂蝗养殖的探索,傅老师表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网箱养殖仍然面临水质调控难的问题,这可能是接下来要重点研究的内容。

风风雨雨的五年过去了,傅老师几乎天天呆在基地,没好好照顾家人孩子,傅老师深感愧疚。傅老师表示在未来要组建一个稳定的团队打理基地生产和科研工作,自己也能抽空多陪陪家人。在家人里,傅老师感觉自己最亏欠的就是妻子了,然而妻子却在亲朋好友反对的时候非常支持傅老师养蚂蝗,傅老师至今依然记得妻子那句非常暖心的话:“你想做就放开手去做,失败了我养你”。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1
中国水蛭网实地参观微山友搏水蛭养殖示范基地
2017年4月份,中国水蛭网总经理张晓晶等一行人前往微山友搏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对微山友搏进行了实地的参观。刚

0评论2019-05-013230

水蛭工厂化无土立体高效养殖方法
水蛭是一种国内外紧俏的名贵中药材原料,可以治疗跌打损伤、高血压、冠心病和肿瘤等。其药用价值决定了其未来的市场状况,从消费

0评论2018-04-033453

水蛭养殖的饵料要具备哪些营养成分
(一)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成水蛭养殖体内各器官构造细胞的紧张因素。水蛭的种种色素、抗体、激素、酶类等也是由蛋白质组成的。蛋白

0评论2018-01-291771

现在影响水蛭的利润有哪些因素
目前,各大养殖企业都在忙碌这把成熟的水蛭从池塘收上来,也到了各大养殖户收货的季节,这个时期,很多人都很关注水蛭的利润,本

0评论2017-09-282020

水蛭生长环境,在什么条件最适合
水蛭,俗名蚂蟥,在内陆淡水水域内生长繁殖,是我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其干制品炮制后中医入药,具有治疗中风、高血压、清

0评论2017-09-182540

刚立秋,什么原因让水蛭出现异常,甚至大量死亡?
七月流火立秋时,雨不断,夜微凉,水蛭伤。 今年的立秋在六月十六日,不同往年立秋都是在七月,是因为今年有两个六月:六月、闰

0评论2017-08-152437